会计学综合
一、名词解释(24分):
1、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公司)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2、商誉
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3、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4、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从广义角度理解,是研究企业权力安排的一门科学。从狭义角度上理解,是居于企业所有权层次,研究如何授权给职业经理人并针对职业经理人履行职务行为行使监管职能的科学。
二、简答(40分):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基于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均衡基础上的预测模型,它所表明的是单个证券的合理风险溢价,取决于单个证券的风险对投资者整个资产组合风险的贡献程度。模型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中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以此来寻找证券市场中被错误定价的证券。它在现实市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了普通投资者、基金管理者和投资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重要工具之一。
2、简述收入的概念及其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特征:1.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收入必然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什么是利润表?编制利润表的作用是什么?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编制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将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提供给各种报表使用者,以供他们作为决策的依据或参考。主要作用有:(1)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2)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3)企业管理人员可据以作出经营决策。(4)可据以评价和考核管理人员的绩效。
4、股利代理理论
三、论述(36分):
1、现行股利政策类型及其优缺点?
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较具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问题。
四种方式:
1)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适用于那种有良好的投资机会,对资金需求比较大,能准确的测定出目标(最佳)资本结构,并且投资收益率高于股票市场必要报酬率的公司,同时也要求股东对股利的依赖性不十分强烈,在股利和资本利得方面没有偏好或者偏好于资本利得。从公司的发展周期来考虑,该政策比较适合于初创和成长中的公司。对于一些处于衰退期,又需要投资进入新的行业以求生存的公司来说,也是适用的。当然,从筹资需求的角度讲,如果在高速成长阶段公司分配股利的压力比较小,也可以采用剩余股利政策以寻求资本成本最低。事实上,很少有公司长期运用或是机械的照搬剩余股利理论,许多公司运用这种理论来帮助建立一个长期的目标发放率。
2)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适用于成熟的、生产能力扩张的需求减少、盈利充分并且获利能力比较稳定的公司,从公司发展的生命周期来考虑,稳定增长期的企业可用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成熟期的企业可借鉴固定股利政策。而对于那些规模比较小,处于成长期,投资机会比较丰富,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的公司来说,这种股利分配政策并不适合。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虽然有明显的优点,但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所以很少有公司会单独的采用这种股利分配政策,而大都是充分考虑自身因素,和其他政策相结合使用。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适用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公司。因为公司在这一阶段迅速扩大规模,需要大量资金,而由于已经度过初创期,股东往往又有分配股利的要求,该政策就能够很好的平衡资金需求和股利分配这两方面的要求。另外,对于那些盈利水平各年间浮动较大的公司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支付政策。
2、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的主要理论观点是:①会计的目标在于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会计的着眼点在于会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②只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无论信息的主观程度如何,信息量是多多益善;③在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上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并存择优,还倡导物价变动会计模式;④不过分强调会计信息的精确性。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必须对使用者的决策有用,因此,强调相关性甚于可靠性。在会计确认上不仅要确认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未发生但对企业有重要影响的事项。
受托责任观的主要理论观点是:①会计目标在于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强调对委托方的忠实性;②受托责任实际上是一种产权责任,产权必须如实反映、不偏不倚并可以验证,以维护产权主体的权益,因此更加强调可靠性;③在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上,主张采用历史成本;④为了客观、有效地反映受托责任,会计信息应尽可能精确。
在受托责任观下,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财产的委托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需要了解和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利害关系人,并且这些使用者是现存的,而不是潜在的。由于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的评价,使用者所需的信息侧重历史的、已发生的信息,因此要求提供尽可能客观可靠的会计信息。资产计价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方式。
会计目标上的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区别在于:
一是决策有用观重视的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把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意愿置之度外;相反,受托责任观重视的是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关系,委托者有了解情况的权利,受托者也有保守隐私的权利。
二是决策有用观强调财务报告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认为只要提供的信息符合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并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就应该披露,在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上,特别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中,更为强调相关性;而受托责任观必须考虑向受托者提供或者不提供有关信息可能会对委托者以及受托者带来的影响,因此更强调信息的可靠性。
三是根据决策有用观,会计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根据受托责任观,会计的首要目标是计量受托的业绩。
政治
一、名词解释(20分):
1、物质
2、国家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3、阶级
4、剩余价值
二、简答(40分):
1、简述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的
2、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3、简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
4、共产主义社会有哪些特征
三、论述(40分):
1、谈谈你对反腐的认识?
反腐,它关系到我党,和我中华民族存亡的关键,不仅是一项长期的艰巨斗争,更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以明确坚决的态度表明“反腐败高压势必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由此不难看出,反腐败斗争是长期存在的。随着反腐力度的深入,“老虎”不断落马,无数“苍蝇”被抓,这也说明了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回避问题和矛盾。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自我排毒也表明了党反腐的决心。总之,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反腐败力度和方式的不同特点。坚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的反腐败斗争,正确理解全力支持党中央和中纪委的反腐败,夺取反腐败斗争的胜利,既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也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历史的必然。
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直是我党治国安邦、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抓的首要问题,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必须反腐败,反腐必先倡导廉政。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党的干部廉洁从政以及将廉政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反腐倡廉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一些新思想新潮流的冲击,我国确实普遍发生了一些新情况与新变化,有些问题甚至比较突出,比如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观念陈旧,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思想理论水平不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不强,缺乏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不起作用。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一是不适应新形
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是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更不符合十八大精神及相关会议的新要求。这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克服、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所以为保持党员干部在廉政、拒腐防变方面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人生观,必须要明确“五要”:一要政治清醒,方向明确;二要勤政廉洁,令行禁止;三要一身正气,树立榜样;四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四个管住”:一是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别;二是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别拿;三是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别吃;四是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
第二,要强化警示教育。
利用一些影响大范围广的正反面典型案例,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定期宣传教育,让“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观念牢筑在干部的脑海里,要求他们从小事做起,时刻敲响警钟,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难的不湿鞋”,就是要时时刻刻谨小慎微,严于律己。纵观古今,所有的贪官污吏都是恶性膨胀而起的。细看那些腐败分子,他们走向犯罪的每一个阶段,隐约都受到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告诫,然而由于太多的人的侥幸心理进一步推波助澜,让那种贪恋的心态摧毁了是非或道德界限,从而走向犯罪道路。当听到这些人的犯罪事实和忏悔时,无不让人感到震惊和惋惜,曾经是一个多么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人,却走在了这种不归路上。如果当初多一点自律,少一点怂恿,那么就不会走上与人民为敌的邪路。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权力观上,要有自己明智的权衡与考量,不要自己毁了自己,这样的行为不仅造成企业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还会给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
第三,积极弘扬廉政文化
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遍原理及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以提高预防腐败能力为目标,把廉政文化融入到班子,单位,岗位,家庭为主要形式,培育“廉政从政,诚信守法,行为规范,道德高尚”的理念,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治理堵塞腐败源头和加强警示宣传教育,提高反腐倡廉意识和个人道德操守。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将建设廉政文化贯穿于反腐的各项工作中,从而建立一种新的机制,顺应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与奖惩机制
将一些监督机制细化到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其制度规则,如《接待工作与会议用餐制度》、《公务用车制度》、《会议筹办规模意见》、《办公室分管工作实施细则》等等。严格执行专人专责的管理模式,以防出了问题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现象发生。在监督方面要由各个政府部门的监督机构或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按时将监督信息公开公示。
总之,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任务,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查,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
2、为什么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和融入全球化?
表现: 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
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影响: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相互分工、相互依赖、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要求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国经济通过优势互补、相互分工、相互投资和交换,市场得到开拓,技术得到进步,生产得到发展。世界各国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走在了前面。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学习、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和积累的一切优秀的先进文明成果和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通过相互交换和学习借鉴,来发展自己。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越是对外开放,请进来、走出去,把经济融入世界,合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全球化的机遇,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就发展得越快。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至今并没有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及掠夺性质。全球经济仍由少数发达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所左右。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技术和资本优势,得以支配全球分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环境资源,占领市场,获得高额利润。它们垄断世界金融,主导世界金融体系,使世界市场服从自己发展的需要,成为资本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它们还掌握着制定市场经济规则的权力,具有操纵市场经济秩序的优势。它们可以决定哪些国家是“市场经济国家”,哪些不是;决定哪些产品可以出口,哪些不能;决定进出口产品的标准和价格,动不动就设置门槛和障碍,对方只能执行、服从,而无讨价还价的权利。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和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全球化,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但对这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不能听之任之,任人宰割。我们具有自己的制度优势、经济优势、文化优势和传统历史优势。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的弱点是总体实力弱、科学技术水平低、大量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低。 应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即使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的同时,制定了一套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辨析
1.暂时性差异与负债资产
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列示在会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3.净现值与净现值率
净现值是指一个项目预期实现的现金流入的现值与实施该项计划的现金支出的差额。 净现值率(NPVR,Net Present Value Rate)又称净现值比、净现值指数,是指项目净现值与原始投资现值的比率,又称“净现值总额”。
4.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
经营杠杆,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反映销售和息税前盈利的杠杆关系。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
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又叫筹资杠杆或融资杠杆,它是指由于固定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
二.简答
1.简述股利政策及其相关理论
股利政策(Dividend policy)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较具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问题。
传统理论:一鸟在手理论,MM理论,税差理论
现代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代理成本理论
行为理论
2.资本结构及其相关理论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
新资本结构理论:代理理论、控制权理论、信号理论和啄序理论
旧资本结构理论:传统理论、MM理论和权衡理论
3.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区别
4.确定无形资产的条件,财务管理目标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财务管理目标也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是企业一切理财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成功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确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确定财务管理目标。
三.论述
1.谈谈你对现行经济状况下对公允价值的认识
(1)作为被并企业的可接受的底价,形成确定产权交易双方成交价的基础;
(2)净资产公允价值与净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即为被并企业净资产的升值或贬值部分;购买企业投资成本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为商誉或负商誉(见“商誉和负商誉”);在完全权益法下对上述差额必须在资产受益期内予以摊销,故公允价值是确定
商誉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见“权益法”)。虽然在权益结合法下按账面价值入账,但公允价值对其仍有特殊意义,即公允价值仍然作为确定换取净资产应付的股份数的依据,以使交易更加合理。
2.代理理论下股权结构的认识
希望本站整理的考试资料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本站所有资料都免费,
如果同学们支持本站,点击一下本站的网盟广告吧,支持下站长继续坚持下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帮 » 石河子大学-2015会计专硕复试试真题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